一、真空钎焊炉操作技巧
(一)设备准备
环境检查
确保设备周围环境清洁,无杂物堆积,通风良好,避免灰尘、油污等污染源影响设备运行。
设备状态确认
检查真空钎焊炉的水、电、气供应是否正常,电压稳定在380V(允许±10%的偏差),气压在0.4—0.6MPa,水压达到设备要求。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,紧固件是否松动,真空泵、真空阀和密封件等关键部件无异常。
炉膛清洁
打开炉门,检查加热室是否干净无杂物、尘埃、油污和水渍。如有必要,使用专用清洁工具进行清理,确保炉膛内环境符合工艺要求。
(二)工件准备
表面处理
确保待钎焊的工件表面干燥、清洁,无粉尘、油脂等杂质。对于铝合金等材料,可进行轻度化学蚀刻,去除表面氧化物,提高钎料的润湿性。
合理摆放
根据钎焊件的形状和尺寸,合理摆放工件,确保热量均匀分布,避免热集中和温度不均。工件之间和工件与炉壁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隙,保证气流通畅。
夹具固定
使用适当的夹具固定工件,防止钎焊过程中工件移动。夹具应选用耐高温材料,避免在钎焊过程中变形或损坏。
(三)抽真空操作
初步抽气
将工件放入炉膛后,迅速关闭炉门,确保密封良好。依次启动机械泵、粗抽阀,对真空机组和炉膛进行初步抽气。
高真空抽气
待扩散泵预热时间达到要求(如90分钟)后,关闭粗抽阀,打开高阀,对炉膛进行高真空抽气。通过真空计监测炉膛内的真空度,根据工艺要求调整抽气速度和时间。
真空度监测
当真空度达到设定值时(如低于3E—3Pa),准备进行加热。在加热和保温过程中,持续监测真空度,确保其稳定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。
(四)加热与保温
参数设定
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加热温度和加热曲线,启动加热系统。加热过程中,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和工艺参数是否符合要求。
温度控制
使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炉内温度,确保温度稳定。设定加热温度和加热曲线时,应考虑工件的材料特性和厚度,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钎焊质量下降。
保温时间
当炉膛温度达到设定值时,进入保温阶段。根据工艺要求保持一定的保温时间,确保钎料充分熔化并润湿钎焊面。
(五)冷却与取料
冷却方式选择
保温结束后,关闭加热系统,启动冷却系统对炉膛进行冷却。可选择自然冷却或强制冷却方式,根据具体工艺要求而定。
安全取料
待炉膛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(如低于450℃),打开炉门取出工件。取出工件时需注意安全,佩戴防护手套,避免烫伤或碰伤。
真空钎焊炉工件清理
对钎焊件进行清理,去除多余的钎料残渣,确保表面光洁。根据需要进行表面处理,如抛光、喷砂等,提高工件表面质量。